近年来,强奸案件在刑事案件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受害人为农村残障妇女性侵案在所有性侵案中的占较高,且近两年有抬头趋势,需高度关注。对此,笔者以一山区小院数据为样本对本地区近三年性侵案件进行深入调研,全面细致分析犯罪成因和规律,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犯罪打击和预防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一、总体情况
受害妇女遭受性侵涉及强奸罪与强制猥亵罪,因该地区尚无受害人为妇女的强制猥亵案,故在此仅对强奸罪的数据进行分析。近三年来,该地共审查起诉强奸案件6件6人,其中3名受害人为农村残障妇女,占办理强奸案件总数的50%。
(一)涉案人员特征“类型化”。一是以农村单身男性为主。从嫌疑人身份上看,农村单身男性是强奸残障妇女类案件犯罪嫌疑人的绝对主体。经统计,地区性侵残障妇女案件中单身犯罪嫌疑人2人,占比66.67%。二是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从文化程度上看,嫌疑人的文化程度整体较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为主,初中文化、小学文化及文盲三者总占比66.67%。三是多为同村熟人作案。从身份上看,犯罪嫌疑人均为同村熟人,知晓受害妇女的精神状况,有部分嫌疑人对受害妇女家庭成员作息、出行时间较为熟悉。在该院办理的一起案件中,嫌疑人在得知受害人监护人在外住院,遂实施强奸行为。四是中老年人群占比高。从犯罪嫌疑人年龄上看,均为31-70岁年龄段内人员,涉案嫌疑人年龄最低为37岁,最高为66岁。
(二)作案手段暴力程度较低。与传统采取暴力手段压制被害人反抗的强奸案件不同,嫌疑人利用被害人认识缺陷,往往采取语言、财物诱骗受害人与之发生性关系。一是嫌疑人对受害人精神状态和智力水平存在概况的了解。行为人通过受害人的生活起居、衣着谈吐、行为方式等能够清楚认识到受害对象系残障妇女。二是性侵行为多有预谋。与传统“见色起意”型强奸案件不同,此类案件嫌疑人往往都对性侵行为有所预谋,在了解到受害人的身体情况后,利用同村距离优势,趁受害人无人看护之际,潜入受害人家中实施强奸行为。三是嫌疑人多以受害人未反抗进行辩解。在本院办理的案件中,有一名嫌疑人供述自己每次去受害人家中都会带一些农产品或者零钱交给受害人,以防受害人被侵害时强烈反抗。基于此,嫌疑人到案后否认自己的行为系强奸,辩称对方接受财物后与之自愿发生了性关系。
(三)受害妇女不知反抗,发案具有偶然性。一是家属往往通过查看监控偶然发现受害妇女遭受性侵。受害妇女缺乏性自主权,无法正确理解性行为,且大部分妇女还伴随一定的语言功能受损,难以将自己遭受侵害的状况向外界表达。在该院办理的案件中,仅有一名受害妇女主动向父母表达自己被侵犯,剩余案件均为受害人家属查看监控录像时偶然发现。在本院办理的案件中,受害家属发现家中房门打开,担心财物被盗,在回看监控视频时嫌疑人的强奸行为案发。二是作案时间多为白天。与其他犯罪发案时段多为夜间不同,性侵残障妇女的案件,嫌疑人往往选择在白天,白天正是残障妇女家属务农、受害妇女无人看护的时间段。三是受害妇女被多次侵害,发案时间存在滞后性。正如前述所言,大多数案件均是事后通过监控视频发现,受害人家属往往不会频繁、随机回放监控视频,当强奸行为通过监控被发现时,往往已经并非案发当日了。
二、性侵案件多发原因分析
(一)犯罪嫌疑人受教育程度低。大部分强奸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不高,导致犯罪嫌疑人社会认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对违背妇女性自主权的违法性认知不足。由于受害妇女往往不具有表达能力,导致部分犯罪嫌疑人将受害妇女的语言缺陷视为未激烈反抗,从而认为受害妇女系自愿发生性关系。
(二)犯罪难度低,取证难度大。一是作案风险小。受害妇女缺乏反抗能力,嫌疑人可以做较短时间内得逞并逃离现场。另外,对于部分单身犯罪嫌疑人而言,强奸残障妇女是最容易满足性欲的方式之一。二是嫌疑人实际强奸的次数可能会高于最终被认定的次数。强奸犯罪具有隐蔽性,往往以嫌疑人与受害人的检验报告以及监控视频作为嫌疑人入罪依据。此类案件中,受害人无法作出有效陈述指控嫌疑人的强奸行为,在没有检验报告或无监控视频等证据证实的情况下,嫌疑人的有罪供述会成为孤证从而导致无法被认定,最终认定的强奸次数往往会低于实际强奸次数,特别是犯罪嫌疑人长时间对残障妇女实施强奸,可能只有被现场抓获,以及监控尚未被覆盖的情况下才能被认定为强奸,其他强奸行为则因缺少证据而难以查证。三是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观点,部分家属不愿报警。受制于生活环境、性观念、农村社会风气和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受害人家属畏惧质疑、流言和嘲讽,会选择私下警告嫌疑人,而不会通过报警解决问题。在办理的案件中,有两起案件受害家属曾经选择或准备选择不报警,认为报警给嫌疑人和自己带来麻烦。
(三)嫌疑人为同村熟人,家属防范意识不强。除犯罪嫌疑人自身及部分外界因素之外,被害人家属防备意识较低也是强奸案件多发的原因之一。一是防控措施不足。农村强奸案件多发于村民住宅内,受农村熟人社会的影响,许多家庭成员短暂离开或者短距离外出时对住宅根本没有采取安全保卫措施,给犯罪嫌疑人以可乘之机。二是家属对受害妇女关注度不高。在农村,残障人士尤其是其中的女性群体结婚较为普遍,残障妇女的丈夫往往是在农村婚姻市场的结构性背景下为完成人口再生产的家庭使命和功能而采取的折中选择,残障妇女的婚姻多为父母寻找替代性照料者而采取的应对策略。从婚姻关系上看,残障妇女自身的智力障碍限制影响了夫妻亲密关系的建立,婚姻关系多处于松散维系状态。因此,残障妇女的丈夫作为监护人并不会关注残障妇女的异常变化,仅机械地承担起对残障妇女的生存照顾。三是防范意识不强。家属对被害人可能被性侵警觉性不强、防范意识不高,特别是当受害人年龄较大时,家属往往疏于对老人在性方面的关注。
(四)电子监控普及。从数据上看,受害人为残障妇女的强奸案件主要集中在2023年,对案件信息深究后,发现其中有一起案件,嫌疑人供述自己从2021年开始实施强奸行为,受害人儿子陈述为方便观察父母生活,2022年5月在家中安装监控,之后在查看监控时发现同村村民对其母亲实施了强奸行为。由此可知,案件数增多和电子监控的增加存在密切关系。
三、强奸犯罪的防控建议
(一)广泛宣传教育,引导树立正确性观念。提高残障妇女监护人自防意识以及村民的法律意识是有效防止类案发生的重要手段。在保护受害妇女隐私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在残障妇女数量较多的乡村开展宣传。广泛采取村村通、发放宣传单、举办屋场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法律知识、推广防范措施,切实增强残障妇女监护人对监护对象的关注度和防范意识,提高村民法律认识,引导村民知法、守法、用法。
(二)升级安防设施,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完善社会电子监控系统,合理设计监控方案,加大农村残障妇女居住区域的监控密度,对监控盲区增设监控设施,形成有效保护屏障。同时,要加强群防群治,以共同缔造为契机,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组织热心村民、村干部、志愿者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提供性侵线索,提高对犯罪分子的震慑力。
(三)利用大数据平台,重点防护残障妇女。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构筑完善的数据体系。主动与当地残联、妇联部门对接,建议其对辖区内人员进行排查,筛选出农村残障妇女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通过数字模型分析风险点并形成风险清单。另一方面,对数据常态化监控,将数据反映出的风险点重点防控,联合村两委、村民、志愿者对强奸案件多发的辖区不定期巡查,同时对被侵害妇女定期进行回访,及时了解生活困难,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受害家庭发放救助金,帮助其摆脱生活困境。
(兴山县人民检察院 甘婕)
米乐|米乐·m6(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http://www.635ky.net
米乐|米乐·m6(中国大陆)官方网站【最新ag凯发k8国际官网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多平台通用入口
星空appag凯发k8国际官网登录入口ag凯发k8国际官网版下载-星空appag凯发k8国际官网登录入口
星空体育app官方版下载2024-星空.体育综合app下载安卓/ios/通用版
星.空.体育综合appag凯发k8国际官网版下载安卓/ios/通用版-星空体育官方版app下载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app下载/ios/安卓/通用版